当清晨的阳光掠过黄河,照亮忙碌起来的城市,兰州市各中小学校园里逐渐热闹起来。孩子们奔跑、跳跃的身影,在操场上交织成一幅充满活力的画卷。
这是兰州市落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的晨曲,诠释着兰州对于教育本质的务实探索——让每一个孩子在运动中触摸生命的律动,让健康与快乐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底色。
2024年,中央、国务院出台《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通过增加体育活动时间,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025年,积极响应国家要求,《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发布。《通知》对于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拓展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效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兰州市各中小学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保障学生两小时体育活动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增添动力,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在课程设置方面,优化创新,因地制宜推出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一些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和体能特点,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并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有所收获,体会到运动带来的成就感。有的学校充分挖掘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将武术、跳绳、踢毽子等融入日常教学,既传承了文化,又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运动的独特魅力。
大课间活动也被各学校打造得丰富多彩。许多学校打破了传统的课间操模式,融入了韵律操、健身舞、趣味游戏等元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学校利用校园的边角空间,设置小型体育活动区域,学生可以在课间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让校园的课间充满了活力。
除了日常课程与课间活动,社团活动和体育赛事也为兰州市中小学生的体育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各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纷纷成立了各类体育社团,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训练和展示平台。与此同时,各中小学还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校内联赛、校际交流赛、运动会等赛事接连不断。这些比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切磋技艺的舞台,还激发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
改变,不仅发生在校园之内,也在社会各个空间延伸。兰州市响应国家体育强国战略,锚定西部体育强市建设目标,在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多点发力,通过市队组建、赛事举办、规划长远发展路径等举措,不断激发青少年体育活力,让青少年了解体育、参与体育、爱上体育,收获体育活动带来的健康与愉悦。同时,家庭对青少年强身健体的重视度不断提升,社会体育组织积极支持,各方发力的共同目标,就是让体育真正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形成良性互动的体育生态圈。
当然,在落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的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挑战,主城区学校场地狭小,大部分学校师资短缺,给落实体育活动时长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实现通过活动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还需要家长和学生的科学认识和主动配合。
可喜的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兰州市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氛围日益浓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了体质,磨砺了意志,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而且,随着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体育与学业的良性互动。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这些孩子们回望童年,记忆里不仅有翻飞的跳绳和清脆的发令枪声,竞技宝JJB下载更珍藏着运动教会他们的重要人生一课:如何优雅地面对胜负、如何在坚持中超越自我,如何用健康的体魄拥抱世界的辽阔。
而这美好的初始,就写在每个清晨的奔跑与跳跃中,写在体育精神与生命教育的永恒对话之中。